前景令人鼓舞:
与有线数字电视相比,IPTV的接受终端更多样化,包括电视、PC等多种类型。目前已经开始步入运营阶段的IPTV业务绝大多数是以PC为接受终端。
各次大展中,IPTV设备频频亮相 |
电信宽带用户和传统有线电视用户将成为IPTV的潜在用户。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电视用户数量超过3亿,有线电视用户数量超过1亿。只要加一台机顶盒,电视就可以变成“PC”,电视观众就变成了宽带用户。即使只有20%的电视成功转化为网络终端,中国的网络电视用户也可以达到1亿用户。以每户年均360元的消费额计算,网络电视市场就可能达到400亿元!
在电信运营商雄厚的资金实力和熟练的市场运作手法下,短短一两年时间,IPTV已经形成了一个初具雏型的产业链,在这条并不十分清晰的产业链中,无论是网络运营商还是内容提供商,以及设备提供商等各个环节均初具规模。IPTV井喷,已指日可待。
行业政策瓶颈:
由于牵涉到电信和广电的合作,事关国家相关政策的放开以及众多利益群体的博弈,再加上技术方面的诸多细节问题,如带宽、终端标准统一、内容匮乏等原因,IPTV发展任重道远,需要更多具体的行动。
IPTV要获得良好发展的首要前提当然是鼓励创新理顺管理体制上的障碍,从目前来看,受体制因素的影响,IPTV的发展仍然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如果信息产业部、广电总局、文化部等部门能够沟通协调好,寻求一条稳妥的,双赢的管制思路,那么IPTV发展则具有更广阔空间。
商业模式欠缺:
一个成熟的行业,必须具备完整商业模式及产品链。但IPTV商业模式并不完善。电信运营商需要对产业链进行整合,使产业链各方形成共赢的商业模式。IPTV产业链上有两个最重要的环节:内容提供商和最终用户。电信运营商和内容提供商的关系是IPTV成败的关键。电信运营商拥有完善的接入网络、潜在的客户群体以及收费渠道,处于产业链的核心位置。而没有内容提供商的高质量的节目内容,用户不会将注意力转移到IPTV上。用户的需求是IPTV发展的根本的也是最大的拉动力,没有用户的捧场,IPTV只能是空中楼阁。
内容——内容缺乏是目前IPTV致命的弱点。IPTV要想真正被用户所接受,内容至为关键。丰富节目、保证节目质量和吸引力是保证IPTV成功运营最重要的商业因素。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专家汪卫国认为,从国外电信运营商成功开展IPTV业务运营经验来看,丰富的节目内容和依据客户需求细分的频道是成功开展IPTV的关键。然而,如何实现IPTV的交互、IPTV节目的知识产权如何保护乃至如何制作IPTV节目等问题,都需要时间深入解决的。
有了平台,内容应用也需要跟得上 |
硬件——宽带网络支撑能力不足给IPTV的发展设下了障碍。中国目前的网络带宽容量仅能承受5%的宽带用户使用。以2600万宽带用户的数量来计算,现有网络带宽容量只能支撑130万IPTV用户。这显然与各利益集团对IPTV巨大市场前景的愿望而背道而驰。
标准——IPTV接入标准化及运营策略不明确。由于IPTV涉及网络多种应用环境,不仅数字流媒体格式各异,压缩模式也各有不同,终端设备、显示设备端口等技术标准须统一起来,才能加快IPTV的商用进程。未来的IPTV的接入标准如果不能统一,必然造成不同厂商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带来麻烦,给用户享受IPTV服务带来困扰,这关系到用户使用IPTV的积极性和IPTV的发展速度。
合作才能前进
IPTV产业链涉及最终用户、网络运营商、内容集成商、内容提供商等,这需要广电、电信、互联网等各方的通力合作,为IPTV的发展铺平道路。从国外IPTV发展的成功经验来看,发展比较成功的因素包括:确立自己的品牌、提供丰富多彩的节目内容、采取合理的资费策略、建立长期稳定的产业链并实现共赢。
IPTV涉及到很多环节的合作,横向看,有广电和电信之间的合作,纵向看,有宽带产业链之间的合作。就运营商而言,不仅需要结合一些终端设备制造商(如机顶盒方面的专业厂家)进一步打造清晰双赢的盈利模式,还需要加强与宽带内容提供商的合作力度,因此,合作的好坏将关系到IPTV能否良好地发展。
基于政策主导地位的广电部门应看到IPTV的长远前景,同电信运营商合作,充分利用双方的优势,共同推进IPTV的发展,形成互惠互利的双赢局。
而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无论怎样,新事物的出现,总是社会的进步,祝IPTV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