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获得牌照的七家企业中,除了夏新电子早已爆出新增C网牌照、长虹在多次申请之后如愿以偿外,其他几家多少有“黑马”之嫌,大部分为较有实力的家电、IT厂商。尤其是台湾最大的电脑集团——神达电脑也步明基、英华达之后,正式杀入内地手机市场,上述的昆达电脑科技(昆山)有限公司就是神达电脑在大陆负责生产神达手机的企业。
相比之七家新获得手机牌照企业的喜悦,多普达、侨兴等急于获得牌照的老牌企业却不得不再次面对失落。
加上自从今年3月30号开始发改委公布的三批手机牌照,国产手机新军逐步扩大。名单如下:
第一批:深圳华为、宁波奥克斯、江苏高通、大连大显、青岛海信
第二批:上海英华达、苏州明基电通、深圳创维、深圳金立通信
第三批:UT斯达康、德赛集团、深圳市中天通讯、天津三星通信
第四批:南京万利达、广州金鹏、四川长虹、浪潮乐金、夏新电子、昆达电脑科技、广东步步高
3月30号至10月8号,短短6个月时间里,20张牌照花落各家。作为消费者的我们,面对如此眼花缭乱的新晋厂商名单,心中禁不住犯这样那样的嘀咕。而在业界,对于手机牌照增发的态度,更是泾渭分明、针锋相对。
支持者:手机牌照增发促进产业资源整合
观点:在目前手机市场供大于求,产能又不断增长,行业利润率下降,经营风险继续增加的情况下,手机牌照的增发将对整个产业资源的整合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在手机核准制之前,国内共有36家企业拥有49张手机牌照,但在这些拥有牌照的企业中,自己进行生产、推广和服务的只有十几家,甚至有的厂商连一条自己的生产线都没有,这既是一种浪费,同时对那些有实力的却又只能通过租借已有的手机牌照经营的生产企业也是一种极大的不公平。
手机核准制下的牌照发放将对改变这些现象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将促进手机产业资源的整合。据了解,目前没有获得牌照的企业有100多家。新标准制的规定里的“具备三年以上经营历史”就足以让大部分企业望而却步;同时,对注册资本的要求和“具备完整的整机、单元电路硬件设计能力,基于芯片组和软件开发能力,结构外观设计能力”的要求使得那些让正规厂商深恶痛绝的一些“手机倒爷”被拦在了门槛外。
手机实行核准制后,牌照在市场上的含金量将会贬值,以往的牌照借租企业会与出租牌照方正式“脱钩”寻求独立。那些缺乏竞争力的企业将会迅速退出,手机行业的生产将会迎来一次新整合。
此次手机牌照的增发,手机的产能将比原来一下子扩大好几倍,在当前市场供过于求的格局之下,手机产能的增加必然会导致手机行业的过度竞争,市场的洗牌因而也在所难免。而这新的一轮洗牌势必又将促进整个产业资源的整合。在目前情况下,牌照的增加会使全行业的竞争更加剧烈,而国外厂商会更加大规模地进入,国产厂商将面临一个严峻的考验。毫无疑问,手机牌照的增加肯定会加剧竞争,很多既没有技术又没有规模的厂商将迅速消失。
根据易观国际最新发布的《手机监测报告》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国产手机的整体市场份额从去年第一季度的41%滑落至34%,创历史新低,几乎只有2003年国产手机整体表现最高峰时的一半。以GSM手机市场为例,前10位中,国产手机的整体份额从去年同期的29.7%跌到25.55%。而牌照的增发导致的产能激增,必然带来国产手机的新一轮洗牌。在这个洗牌的过程中,产业资源也将得到进一步的整合。
而家电业巨头们表现出对手机业的热情也将极大地促进手机产业资源的整合。尽管现实的状况对他们转身手机业来说并不乐观。毕竟多个调查机构出示的报告中显示,国产手机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已经从去年初的55%下降到去年底的45%左右,而到了今年第一季度,这个数字更是陡降至36%左右。
不管怎么说,手机牌照的增发将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它将对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手机制造行业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这也有利于提高国产手机行业的整体竞争力。 归纳之,支持者的观点如下:
首先,目前我国手机市场已经是一个高度竞争的市场,对于已经进入或即将进入的手机生产厂家而言,能否生存与发展,关键还是市场说了算。
其次,新的企业加入手机行业有可能引发新一轮投资热潮,加剧本已竞争激烈的市场,但同时也提高了进入的门槛,这对企业在资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综合实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再次,新的有实力的厂商的加入能活跃整个市场,同时,也只有真正具有技术实力的企业才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而且,今后的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在这一状态下,手机企业自身的研发能力、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将成为其今后生存的关键,同时价格也将成为竞争取胜的重要砝码。
总之,手机牌照的增发将促进整个产业资源的整合。审核制下的牌照发放,有利于企业间的并购重组和优胜劣汰,也将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企业重组、行业整合的积极性,从而使国内手机品牌由分散走向聚合,更有利于国内手机形成品牌优势。
反对者:“有求必应,统统放行”的牌照政策应该有所节制
观点:新手机牌照核准上要慎行!需要出台相应预防行业投资过热,或者在新加入的数量上设置一定限制。这样,才能做到“有保有压”,控制行业膨胀速度。否则,当年其他行业上演的“快进快出”的现象,不久后会在手机业重演。
相比较起支持者的众多理论,反对者的声音就小了很多——毕竟主旋律是政府主导的,而且面对充满太多变数的市场前景,需要的更多是低调与保留。
从今年3月30日发改委打开手机牌照的闸门后,手机牌照的发放就“一发不可收拾”,甚至发放的时间间隔不断缩短,因此,一些原以为申请牌照难度较大的企业都开始对牌照获准有了信心,一窝蜂似的开始提交申请材料,等待“现场勘察”。
按照发改委的提示,今年发出的头两批手机新牌已经为市场增加了9家厂商、超过2500万台的设计产能,而第三批虽然全部名单还没公布,但预计增加产能超过1000万台以上,而国内手机市场的销量也就维持在8000万台的水平,突然一下子增加这么多产能,市场如何消化掉?
从1999年国家信产部明文规定将手机牌照之路封死到现在,整个市场蓄积了太大的冲量,现在手机牌照终于开闸了,企业心态迫切,蜂拥而至可以理解。但现在连领头羊的波导和TCL都纷纷陷入了亏损困境,对于新进入者来说,手机市场到底是毒药还是奶酪还很难说,但手机行业现在所面对的市场环境,已“物是人非”,与前几年比起来可所谓“冰火二重天”。
TCL合并阿尔卡特后的“国际化梦想”随着半年报中合资公司的巨亏而烟飞灰灭(实际事实是;阿尔卡特已完全退出合资公司);号称“手机中的战斗机”的波导左靠萨基姆研发、右搭西门子渠道的“完美计划”也随着BENQ收购西门子移动而折戟;凭借背后拥有多年代工历史的台湾大霸而号称3年内杀进国内前三的迪比特也随着所谓的“渠道调整”而悄声而息;以请来梁朝伟代言、领养大熊猫而大肆做秀的熊猫移动已随着掌门人马志平的锒铛入狱而生死未卜。除此之外,南方高科、易美、科健也都在未完成“豪言壮语”之前纷纷倒下。
它们的倒下,意味着什么?难道众多翘首以待的“新丁们”的实力就一定强过已经倒下的“先驱们”?在这个“成者王,败者寇”的年代,我们也许无法去评价“新丁们”与“先驱者”的是与非。犹如围城,城外的想进来,又岂知城内人的苦衷?
作为消费者、国人的的我们,当然希望国内手机行业涌现更多的民族品牌,面对“人来车往”的国产手机阵营,真希望,手机牌照——这个双刃剑,给手机行业、给我们所带来的,是酝酿中的惊喜、期待中的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