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语:2007年3月5日,中国联通透露,“截至2006年7月31日,全国的联通寻呼用户已经只剩409户,其中纯寻呼用户只有376户,而信息机用户,也就是股票机用户有33户。我们已经在各种渠道发布公示,从2006年5月开始计算的两年内,联通寻呼将全部关闭。联通寻呼业也将退出历史舞台。”一个时代就这么结束,对于经历了这段历史的我们来说,心里总有些话想说出来,也许不能称之为哀思,就当是对曾经辉煌的寻呼业一种怀念吧!
【IT168 评论】曾经它是时尚的代言,曾经它是身份的象征,曾经它是时代进步的标志。它改变了国内通讯市场的格局,它吹响了移动通讯市场蓬勃发展的进军号角,这便是寻呼机曾带给我们的美好回忆。它的出现曾打破了国内通讯市场长久以来的沉闷格局,在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的心中,“有事儿呼我”绝不仅仅是一句空洞的广告词,它标志着一种生活方式的改变,它让我们不必再担心出门在外时与亲朋好友失去联系,在那小小电子产品的陪伴下,我们见证了一段通讯史上难以忘怀的瞬间。
从纯数字机到漂亮的汉显机型,从单纯的电话寻呼到综合信息平台,寻呼机的演变引领着一个时代的潮流。它造就的不仅仅一种新兴的通讯工具,更带给人们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一种高质量的工作与生活体验,在其最繁荣昌盛的20世纪90年代中期,8000万的庞大用户数量,以及5000多家的运营企业,直接带动起一个行业的高速发展。用寻呼机是时尚的标志,从事寻呼工作更是一份时尚的职业。那时我们习惯了在话筒里聆听寻呼小姐甜美的语音,习惯了腰间响起的清脆的“BB”电子音,虽然没有现在的和弦铃音,没有响亮的流行歌声,更没有声嘶力竭的搞怪腔调,但那简单的单音音调至今仍让我们备感亲切。
可惜这样的声音并未持续太久,随着手机的日益普及,寻呼业开始由辉煌步入低谷,只能显示不能回电的寻呼机在随时随地通话的手机面前,变得毫无优势可言。但与当初手机那高高在上的话费相比,寻呼机的资费却可谓便宜得出奇,这样的形势也使得寻呼机没有在手机的猛烈冲击下立即退出市场,而是以手机的辅助工具的形式继续存在。于是在90年代中期我们便可在街头看到这样一条独具特色的风景,一边腰间别着手机,而另一边则别着一台汉显寻呼机,在寻呼机的“BB”提示音后,人们以号码的熟悉的重要程度再决定是否打开另一侧的手机。已记不清当时人们是用怎样的词汇来描述这种同时携带手机和寻呼机的现象,只记得这样的现象在几年前又曾再度出现,只是腰间的“武器”换作了手机和小灵通,而这次人们为其定义了一个非常响亮的名词——双枪将。
随着手机的迅速普及,同时手机通话资费的一步步下调,寻呼机遭受到了几乎是致命的打击,整个通讯行业的重心在向手机倾斜,人们的关注目光在向手机转移,曾经风光一片的寻呼机市场急剧萎缩。从2001年开始,各寻呼台陆续将旗下的业务并入联通寻呼,其中包括名噪一时的国内寻呼巨头润迅寻呼,短短一年时间,便有100多家寻呼台退出市场,众多企业几乎是不计成本似的“大逃亡”,与几年前大家一拥而上的情景形成悲壮的反差,时至今日,联通寻呼几乎已是一家独放,显得无比的悲凉与落寞。
2007年3月5日,中国联通透露,“截至2006年7月31日,全国的联通寻呼用户已经只剩409户,其中纯寻呼用户只有376户,而信息机用户,也就是股票机用户有33户。我们已经在各种渠道发布公示,从2006年5月开始计算的两年内,联通寻呼将全部关闭。联通寻呼业也将退出历史舞台。
随着联通的这一句表态,在中国市场已走过23年春秋寒暑的寻呼业即将落下最后的帷幕。23年,寻呼市场完成了从起步到辉煌,从辉煌到没落的轮回,在蒸蒸日上的手机大潮中,它即将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我们不应忘记寻呼机曾带给我们的种种欢乐,但也不必流连于往日的辉煌,从而对它今日的谢幕长吁短叹。时代在前行,科技在进步,从“常回家看看”到“有事儿呼我”,再到通过手机随时随地联络,通过网络视频与亲人嘘寒问暖,我们的生活在经历着一次次的悄然改变,在改变中我们体味百味人生。
别了,寻呼机,那曾经的时尚产品;别了,寻呼业,那曾经的时尚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