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频道

可穿戴设备 你是否找对了地方?

  【IT168 资讯】可穿戴设备是科技界下一个热点已经没有争议。前有谷歌Google Glass,三星Gear Galaxy,Nike Fuelband手环,后有即将浮出水面的苹果iWatch。不过除了Google Glass之外,其余的产品都是基本上佩戴在手腕上的产品,只有Google Glass是配戴在头部的。但手腕,真的是更好的选择吗?

  手穿戴,还是耳穿戴?

  其实,可穿戴设备首要考虑的问题,就是佩戴在何处。但在苹果收购Beats的传闻出来之后,人们才开始回过头来认真考虑这样一个基本的问题。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耳穿戴”或许才是更为合理的产品。

可穿戴设备 你是否找对了地方?

 

  “手穿戴”还是“耳穿戴”,除了外形、舒适度等指标以外,关键要跟它的功能相匹配。截至目前,业界关于可穿戴设备究竟应该有哪些功能,其实没有太多统一的认识,但无外乎是如下的几部分:健康测量(血压、心跳等),运动数据侦测(热量消耗计算、GPS数据跟踪等)以及通话辅助和视频拍摄功能。其中,健康测量、运动数据侦测和通话辅助功能是最常见的,而视频拍摄功能则会冒着很大的风险。比如美国很多夜店酒吧已经明令声明不欢迎Google Glass。不过说回来,想必很多人也对视频拍摄不太感冒,大多数人对可穿戴设备的需求还是集中在健康和运动这两部分。

  但若谈起健康和运动,“手穿戴”则无法和“耳穿戴”设备相比。不仅是因为人头部的血管和穴位更丰富,而是耳穿戴设备比其他的可穿戴设备更有潜力。比如,若耳穿戴产品以耳机为基础,则所有的健康数据都可以通过耳机,以人声的方式通知用户。相比手穿戴还需要抬手看屏幕,这才是更加直观、更加本能地获取信息的方式。著名科技博客作者欧文托马斯(Owen Thomas)近日在科技新闻网站读写网里也讨论了“耳穿戴”可穿戴设备的潜力。他认为,苹果收购Beats的目的在于研发耳穿戴设备。

  骨传导耳机才是终极的耳穿戴平台?

  但传统耳机有一个问题:影响听力。不仅仅是因为传统耳机的高声压会严重损伤听力,光是耳塞深入耳道的不适感就使得很多人望而却步,何况耳塞的隔音还带来了安全隐患。所以以传统耳机构造的耳穿戴设备其实面临一个尴尬的局面:以健康为名,却干着损害健康的事情。

  幸运的是,耳机里有一种叫骨传导耳机的产品。这种耳机的原理与传统耳机截然不同,它通过颅骨的震动来传递声音,不影响听力,不用覆盖双耳,长时间佩戴无异物感,而且开放式的双耳也没有安全问题。回头来看,尽管Google Glass的外形和功能毁誉参半,但至少有一件事情是做对了:它的耳机部分就使用了骨传导耳机!

可穿戴设备 你是否找对了地方?

  所以形势已经越来越明晰,骨传导智能耳机才是终极的耳穿戴平台:首先,骨传导耳机没有损伤听力和安全隐患的问题;其次,人头部有丰富的血管和穴位,便于采集各种数据;第三,骨传导耳机可以用人声的方式直觉地告知使用者所有的健康信息。最后,骨传导耳机还能欣赏音乐、通话和聆听语音留言,这是手穿戴设备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

  耳穿戴设备塑造下一个苹果和特斯拉?

  目前,可穿戴设备的制造商不少,科技企业和运动品牌都涉猎其中,但相比之下,骨传导耳机的制造商则少得多,基本上是“骨传导耳机知名品牌”AfterShokz一枝独秀。这是因为,骨传导耳机其实有更高的技术门槛。苹果收购Beats说明苹果看好耳穿戴设备的市场,而且它需要Beats的专业性。即便是富可敌国苹果都以收购而不是以自我研发的方式来进入耳穿戴市场,何况是门槛更高的骨传导耳机?

可穿戴设备 你是否找对了地方?

  所以未来,我们更看好像AfterShokz这样骨传导耳机厂商的逆袭,而不是传统科技企业在耳穿戴产品中增加骨传导的元素,因为这才是耳穿戴设备最正确的路径。或许,AfterShokz会成为下一个苹果或者特斯拉,谁又知道呢?

特别提醒: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