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频道

微信认证效率提升的进阶之路

  微信认证是企业在微信平台上开启移动互联网模式的第一步。如何在确保安全、可靠的同时,走好这‘第一步’是曾经摆在微信团队面前的大挑战。在经历了微信公众平台迅速扩张到580万,微信认证项目经历了七次重要的迭代调整之后,微信团队聚全行业之智已建立起的一整套可靠、完善、高效的认证机制和认证服务。审核周期从最初的15天到现在1天,用户口碑从吐槽到近80%的满意度,这样巨大的变化背后,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团队又是如何通过有效的管理实现的?或许,我们从这条进阶之路上可以探知一二。

  580万公众号认证是怎样炼成的?

  统计显示,微信公众平台上已有580万公众号,并且以每天1.5万的速度增长。这意味着负责微信认证项目的团队每天至少要处理近万个公众号的认证,并审核他们所属的行业,提交的资料、资质等等,认证规则极其复杂。同时,还会有不少的企业突发性的认证需求。微信团队如何应对高强度的认证需求?

  事实上,“工程”虽然浩大,但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微信认证也是在经过了多次的迭代更新后,才最终把认证流程尽量做到了极简,把认证时间压缩到了最短。而微信认证在经历了系列迭代升级后,也获取了较高的用户满意度。

  数据显示,目前用户对微信公众平台上微信认证的满意度为74%,而微信认证的总用户数已从单月5千,增长到单月5万,实现了10倍的业务增长。同时,微信公众号的认证时间,也从此前的15天,到现今只需1天多,就能通过认证。

  做减法 不断优化认证机制和认证规则

  为了把微信认证的流程做到最优,微信认证项目团队做了不少努力:一方面,通过业务诊断,找到瓶颈问题;另一方面大胆创新,对认证规则做研究和安全评估后,对不必要的流程大胆做减法,建立并持续优化认证管理及运营规则。

  其中就包括外界所熟知的,微信认证拆为身份认证(主体合法性和授权真实性审核),和名称认证,还有今年6月增加的用户通过公司对公账户,向腾讯做对公支付功能。而这些认证规则和功能和调整,也颇受用户欢迎。以微信对公打款功能为例,该功能上线后,目前对公打款的比例为54%。平均认证时长也由原来的8天,降至1.57天。

  “我们的目标是为商家、用户以及开发者打造一个合作共赢、繁荣健康的生态圈,让更多的用户和企业,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实现交互,促进微信公众平台生态圈的健康与繁荣”。微信认证业务项目团队相关负责人表示。因此,除了对自身做减法,快速建立认证管理模式及运营规则,海量用户对加入公众平台的迫切认证需求,也让微信团队意识到,必须寻找及打造一批优秀的合作伙伴,支撑业务高效运行。

  培养合作伙伴机制 共建公众平台生态圈

  “开发和培养优质的第三方合作伙伴”是微信在认证项目上又一次大胆创新。辅导其提升效率及质量,让他们成为微信认证项目的助力。当然,这对负责微信认证项目的成员来说,却是一个大挑战。一方面,涉及认证行业繁多,导致认证规则复杂,包括企业、个体户、政府、事业单位、媒体、社会团体、网店、其他营利组织及非营利组织等各行各业;另一方面,认证服务行业供应资源缺乏,对新业务规则的理解需要项目团队进行辅导。

  但是团队成员在经历了半年内多的奋战后,最终建立了一套能有效支撑业务发展的合作伙伴培养体系和机制,并最终与合作伙伴实现共赢。3M中国有限公司在今年3月申请第一个公众帐号时,因昵称和对公打款截图问题,导致整个认证周期接近30天。但在5月后再次申请的3个帐号中,认证时间均不到4天。正是因为通过第三方审核机构可以口头核对金额或侧面核实授权,而让他们快速通过了认证。

  取长补短 让认证更严谨

  与此同时,微信认证业务项目团队还将认证规则与一号店、京东等同类业务商户认证的规则进行对比,进一步验证微信认证规则的严谨性。并建立认证质量运作的事中管理机制,合作伙伴对所有认证单据100%复核,项目团队对合作伙伴提交的认证结果按行业、认证单量,做抽样复核性检查。同时,建立供应商质量监控指标(包括QC问题率、客户投诉率等10个指标),对供应商质量进行每日监控,对发生的问题进行详细分类,找出共性后,再次对供应商进行针对性的1对1辅导。而这一做法效果也非常明显, QC问题率最终从20%下降到2.1%。

  “认证是企业在微信平台上开启移动互联网模式的第一步,我们希望这‘第一步’走得更稳更扎实,同时也帮助越来越多的合作伙伴在移动互联网领域上走的更深、更远。”微信认证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微信的连接能力还将不断释放,还将会有更多的海量用户加入微信公众平台,并申请认证。就在今日,微信公众平台再次进行了优化升级和调整。启用了全新的注册流程,新的注册流程与之前相比有了大大的简化,并明确公众帐号业务主体信息,方便用户更好的运营公众帐号和使用高级接口功能。这些功能的升级将在平台上不断推出,微信认证的团队也将继续根据用户诉求,优化认证机制,调整认证规则,最终与用户、合作伙伴共赢未来。

特别提醒: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