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频道

内外兼修 2018年的手机圈江湖

  手机行业发展到今天,高度的竞争倒逼着各大厂家努力修炼更强的“武功”。无论是软件(系统)层面实用的内功,还是硬件层面酷炫的外功,都成为每个手机厂商下大功夫勤学苦练的目标。我们就从内功与外功两个维度来盘点2018年手机圈里的江湖。

  内功篇:人工智能打通“任督二脉”

  在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打通“任督二脉”,从此练就乾坤大挪移和九阳神功,独步武林。而在智能手机中,也有着“任督二脉”这样的内功,便是AI(人工智能)。

  2018年,智能手机行业已经走到一个通向未来的十字路口——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智能手机的性能越来越强,屏幕越来越大,但是其“智能”程度却亟需提高。AI技术便成为一把手机行业通往未来的钥匙。

  首先是华为。去年麒麟970芯片开创了在Soc中集成神经处理单元(NPU)的先河,在硬件上实现了对AI的支持,大大提高了手机的AI算力;而在软件方面有支持AI的EMUI系统与AI应用软件(如相机的智能场景识别,AI即时翻译软件)。进入2018年,华为更是搭载具有双核NPU的旗舰芯片麒麟980,实现了更为强大的手机AI算力,以图像识别为中心,开发出AI识别卡路里,AI识别商品等等高度智慧化的功能。由于华为研发AI投入最多,目前已经打通“芯-端-云”三个维度的AI运算平台。在未来AI将逐渐由扁平到立体化。

  而小米,vivo,三星等则侧重于用AI语音助手来打通任督二脉。小米的小爱同学可能是国内厂商最早标榜AI的语音助手,在智能优化手机以及与loT智能家居互联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Jovi是vivo的人工智能助理,Jovi侧重于对手机具体场景的优化,如支持游戏中遇到来电就自动保持通话后台状态,自动开启免提模式,游戏通话两不误;再如智能情景模式,智能驾驶模式等等,非常实用。而三星Bixby经过一年的进化,在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方面进步明显。相较Siri,三星的Bixby显然有着更强的语义识别能力,具有上下文联想理解能力,不会在和用户的交流中出现“一问三不知”的尴尬,在此基础上自然可以更好地为用户服务。

  当然,手机上的AI技术方兴未艾,完全地打通“任督二脉”,使智能手机真正迈向“智能”还需时日。但是我们可以断言,在各大门派的勤学苦练下,越来越多的AI功能将在手机上实现。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常言道,“天下武功 唯快不破”。在手机圈中,各大厂家也在刻苦修炼能使手机更加流畅的内功,如同凌波微步需要深厚的内功一般,这些游戏加速技术背后也是各大厂家深厚的技术积淀。

  今年六月,华为的GPU Turbo在问世之前吊足了大家的胃口,被称为“很吓人的技术”。在发布之后,我们得以一览这一技术的真容:GPU Turbo可以带来60%的性能提升,30%的功耗降低。它是华为多年来研发的一种软硬件结合的优化技术,华为几乎几乎对手机系统架构中所有的部分都进行了优化:首先从最基础的寄存器部分深入,优化了其上数据的传输方式,通过深度的调节,将寄存器间传输数据这样极其影响效率的操作频率降到了最低;其次,OpenGL等驱动层面、Graphic等中间件以及上方的框架层等同样也是动了大手术,做了相对应的优化及修改,才能保证全程更高效率的图形计算及处理。

  另一方面,由于麒麟970虽然本身性能不差,但功耗比却没有那么理想,因此更需要对于CPU的调度策略上则需要更加“聪明”。具体到游戏的场景中,GPU Turbo技术在预判到游戏画面下一帧没差别的情况下,就会只渲染画面出现变化的地方。举个例子,2帧之间可能有80%的画面是一致的,GPU Turbo就会让芯片只渲染变化的20%,从而减少GPU 80%工作量。渲染工作量的减少大幅提升了下一帧的帧数延迟,用户眼球感受到画面掉帧需要16.7毫秒的时间,华为GPU Turbo可以把下一帧的渲染时间控制在7毫秒以内,最快可以在短短3毫秒以内就完成下一帧的渲染工作。合理调度GPU资源,节省GPU性能到游戏最需要的地方,这才是GPU Turbo让游戏满帧运行的秘密所在。

  无独有偶。

  九月份,vivo的Dual Turbo双涡轮引擎技术问世。Dual Turbo双涡轮引擎包含vivo System Turbo和vivo Game Turbo。在System Turbo的加持下,微信抢红包速度提升40%,主流应用(如微信、新闻、浏览器等)流畅度提升了惊人的100%,主流游戏(王者荣耀、吃鸡等)的抗掉帧能力同样提升了100%,强压力测试下,游戏防慢卡顿能力更是提升300%。而且vivo成为首家在国内与游戏引擎Unreal Engine虚幻引擎合作的手机厂商,并联合腾讯游戏实验室、网易游戏实验室共同努力,得到了vivo Game turbo。它可提前调度资源,给游戏玩家舒适的竞技体验。

  十月份,OPPO发布了Hyper Boost技术。Hyper Boost是OPPO历时三年自主研发的急速引擎,实现了全场景、系统级性能优化,能够大幅度改善手机的流畅度。Hyper Boost贯通多底层硬件平台,实现从底层到界面的全域优化。可针对20多个软件场景、20多种软件行为,提供50多个优化方案,充分调用底层硬件资源,确保用户在绝大多数通用场景中更流畅、稳定的体验。OPPO还与腾讯、网易,以及Unreal虚幻、Unity、Cocos三大游戏引擎进行深度合作,未来将对Top100手机游戏进行底层优化,为目前11款市面上最受欢迎的优异手机游戏提供了专项优化。同时,其多态网络加速技术可智能分配数据网络与Wi-Fi网络通道的流量数据,改善整体网络延迟状况。

  俗话说:内练一口气。依靠扎实研发来获取“技术红利”已经越来越被手机厂家看重,这样的情况,不仅对于消费者是件好事,而且对于手机厂商来说,会加速马太效应,尤其是对于高端市场,强者更强。而在智能手机消费升级的今天,“创新”无疑是各家品牌都想占领的高地。

  外功篇:屏幕进化催生“三大派”

  为了实现“手里握着一块玻璃”的梦想,各厂商开始打造更高屏占比的“全面屏”手机,但去年除了iPhone X以外基本都是保留了上下下巴的形态。今年,各大厂家才算真正开始打造更加真实的“全面屏”,但是实现全面屏的思路又不尽相同。

  首先是“刘海屏 ”。iPhone X的问世开启了这种形式,之后的各大厂家纷纷推出了这种有“刘海”的全面屏手机,如华为P20系列、小米8系列、OPPO R15系列,以及vivo X21系列等等。在小小的“刘海”中集成了光纤传感器,前置摄像头等等,如果配合OLED屏幕,下巴也可以做得尽可能窄,所以这种刘海设计尽可能地提高了手机的屏占比。值得一提的是,在安卓阵营的“刘海”中,只有极少数和苹果一样集成了3D结构光的模组,可以用于更加安全和精准的人脸识别和人脸支付。例如小米8透明探索版,华为Mate20 Pro等;相应的,这些手机的“刘海”一般较宽,也可以理解。“刘海派”无疑是今年最普世的解决方案,因为上至五六千元的旗舰,下至千元机,都越来越多地使用这种全面屏方案。

  其二则是“水滴屏”。这种屏幕的切割方式可以看作是一种“刘海”的变种。我们已经说到,如果集成3D结构光就必然需要较宽的“刘海”,那么本来就没有3D结构光的手机不如把“刘海”进一步缩小成“水滴”,来打造更好的视觉效果。例如坚果R1、OPPO R17系列、vivo X23系列、一加6T和华为Mate20标准版。

  其三则是最激进的“机械结构式”。要实现这一点并不容易,因为智能手机正面必须要有前摄像头和光纤传感器等元器件,而为了实现正面没有“刘海”和“水滴”的更加极致的全面屏,想打造正面全是屏幕的梦幻效果,就必须要解决好这些元器件安置到哪里的问题。所以这些手机别出心裁地利用机械结构,实现了这一目标。

  而在“机械结构”内部,做法也不尽相同,主要有电动式机械机构和手动机械结构两大类。Vivo NEX采用电动升降式机械结构,以全新打造的微传动系统精确控制升降过程,将前置摄像头等模块集成在屏幕右上方的机械结构中,需要调用时则会自动弹起,从而打造了91.24%的屏占比。OPPO Find X采用电动双轨潜望式机械结构,在这一机械结构中集成了前置摄像头,后置摄像头,3D结构光模块,红外模块等等,搭配手机正反双面的3D玻璃,实现了理想中的全面屏效果。

  也许是出于控制成本的考虑,也许是回应消费者对电动机械结构的担忧,后半年“机械结构派”的两大代表小米MIX 3与荣耀Magic 2都采用了手动机械结构式设计,来打造正面全为屏幕的手机。这两款手机的设计让我们联系到功能机时代的“滑盖”设计,小米采用了“磁动力滑盖”的设计,将前摄像头和传感器集成到屏幕下面的滑盖部分。荣耀Magic 2的采用类似滑盖机械结构打造“魔法全视屏”的同时,还将滑盖的动作与唤醒其“智慧生命体”YOYO相关联,增加了可玩性。

  机械结构派作为智能手机江湖中努力探索极致全面屏的先锋,其勇气自然可嘉。但受限于这种方案较高的成本,只有旗舰手机才可能搭载。手机屏幕迈向“全面”的路注定不是坦途,这条路凝结着各大厂商的智慧。而在未来,随着屏幕和其它元器件技术的提高,我们也很期待,在明年能做出怎样的产品。

  镜头提升角逐江湖排名

  在2018年手机圈的江湖中,提升摄像头这一基本硬件外功成为许多厂家的选择。这些年来,智能手机的摄影功能不断凸显,而社交网络培养了手机用户的照片分享习惯,这些都倒逼手机厂家不断提高手机摄像头的摄影水准。2018年的手机圈,不断创新摄像头技术,从而在权威影像器材排行榜——DxO Mark上取得更靠前的“江湖排名”。

  三月份,华为的P20系列在法国巴黎发布。其中P20 Pro首次配备了莱卡三摄。常言道“底大一级压死人”,P20 Pro的CMOS达到了比较独特的1.1.73英寸,最终取得了DxOMark 109的成绩,直到八个月后的今天,仍然独占鳌头。华为长期以来对手机拍照方面的研发,换来了江湖中“拍照,只有华为可以战胜华为”的传说。

  下半年手机圈里摄像头的创新,当属超广角镜头的引入。华为的年终旗舰Mate20系列都搭载了包括超广角镜头在内的莱卡三摄,采用了“广角+长焦+超广角”的组合。得益于超广角镜头的加入,华为Mate20系列得以实现超广角和超微距拍照。华为Mate20系列增添一枚16mm焦段的超广角镜头,使得焦段在16mm~270mm之间,带来远超人眼范围的广阔视野,这意味着使用华为Mate20系列拍摄的照片可以容纳更多的人物,更广阔的的风景,带来更震撼的视觉效果。同时,2000万像素超广角徕卡镜头,也为Mate 20系列带来业界第一的微距拍照效果,达到2.5厘米的对焦距离,超越了人眼对细节的认知。以往大部分手机进行超微距拍摄,小于250px距离就会无法对焦,出现拍糊了的状况,只有单反搭配微距镜头才能实现。传统智能手机拍照的两大难题就是拍摄风景不够广角,拍摄微距无法对焦,而得益于华为超广角镜头的创新,这些问题都迎刃而解。山河壮美可尽收眼底,秋毫之末也一览无余。

  江湖里,厂商对于手机摄像头的创新和研发还在悄无声息地进行,可以预见的是,在不久的将来,手机拍照虽说不能比肩专业级单反,但至少可以逼平甚至超越入门级微单,为爱拍照爱分享的用户提供更多的便利。 

  总结:

  无论是内功还是外功,在2018年手机圈的江湖中,都看得见各大手机厂商扎实的努力。我们能够看得出,如今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注重技术,注重研发,注重和手机行业上游供应链的合作,无论是研发更加智能的手机AI,还是专门发布各家独有的优化技术,亦或是与屏幕供应厂商共同创新全面屏的的实现方式,提升手机摄像头水准等等。技术从幕后走到了台前,成为一种手机厂商希望追逐的实在红利,拥有核心技术就可以获取更多的用户。无论如何,手机圈的江湖故事还在继续,2019的江湖中会有哪些新武功,我们拭目以待。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