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诞生于移动互联网萌芽时代,是当之无愧的国民级应用。但面临日新月异的时代变化,微信也被夹在竞争对手的挑战与自身经营、商业化的思考当中,有着自己的近忧与远虑。
最近钉钉的突然崛起打了微信一个措手不及。受疫情影响,企业开工被拖延,员工使用钉钉在家办公已经成为常态。与此同时,学校由于无法开学,教师在线授课、学生在家听课也成为了时下的刚需。钉钉的群直播功能凭借操作简单、约束性强、一对多视频等特点,完美解决了这一需求。
最近钉钉趁胜追击,强化了视频会议功能,新增了入会口令和白板功能,满足了用户对平台快捷参会以及文字、画图演示的需求。
3月23日,钉钉数据显示,企业组织在钉钉上发起在线会议的数量,单日突破2000万场、超1亿人次,且每天还在快速增长。钉钉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在线会议平台。
原本立足于To B市场的钉钉与C端用户来了一次亲密接触。那这是否会对微信当下的地位造成冲击?这两者在功能和理念上又有何以同?本篇文章我们就来对比分析一下。
从视频通话到视频会议
微信上的视频通话是人们日常用到的功能。视频通话的出现打破了空间的屏障,让身在各地的人也能实现面对面的交谈。不过从微信作为面向大众的社交工具,推出视频通过功能至今,几乎没有解决过特定人群的细分需求,这就给了专注办公领域的钉钉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疫情期间,钉钉视频会议免费可支持302名用户同时在线,全面覆盖大中小型企业的远程会议需求。钉钉视频会议操作简易,可以一键发起,1080p全高清画质,支持手机、Pad、电脑和会议室视频硬件设备同时接入。
此外在功能上,钉钉也比较丰富。视频美颜功能解决了女生宅家家里形象欠佳的小痛点;屏幕及文档的实时共享方便了主讲人展示PPT或其它工具的功能,也方便了老师在线授课;与合作伙伴的合作,让钉钉最高支持4K高清,现场画面和投屏内容同时显示,还支持多终端切换或投屏到电视。
最新的更新,钉钉加入了入会口令功能,每间线上会议室都有特定的入会口令,参会人员可通过分享口令的方式让他人进入会议室,手机端或PC端均可使用。另外一项新增的功能“白板”其实是增强了屏幕分享的体验,如今主讲人还可以创建一个“白板”的屏幕分享,更容易边讲述,边演示。
其实钉钉面向办公需求所打造的功能未必不能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比如用户借助视频会议远程帮助他人解决PC或手机使用上的难题,这次钉钉被当作在线教育软件而广泛使用也是很好的例子。能看到,钉钉实际上可以看作是功能扩展版的微信,某些微信无法实现的功能,多数情况你可以试试钉钉。
工作用钉钉,生活用微信
用户需求决定产品定位,钉钉与微信虽同属于即时通讯工具,但瞄准的特定人群不同自然产品理念也有所不同。
微信的目标人群广,聚焦熟人社交,让微信在发展初期通过口碑效应快速裂变,积累用户。体量足够大后,受惯性影响,只要不犯错,竞争对手就难寻可取而代之的突破口。
就像当初刚好定位与微信互补,聚焦陌生人社交的陌陌,钉钉也选择了一个特定领域的细分市场——企业办公。面向企业级用户,钉钉要做的就不仅是帮助员工提升自身工作效率,更要顾全管理者的实际需求,比如提升团队协同效率,增强执行力,更快捷的处理公司内务等等。
实际上,钉钉更像是一个办公平台,而即时通讯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以生活中常用的群组举例。微信群就像是早期的聊天室,每个成员所享受的“待遇”是完全相同的,即便是群主也只是多个发布群公告这一个功能。而钉钉中的每个群组就是像是办公室,在线成员留在这里的目的不是聊天,而是办公,所以提供的功能也就更多,包括当下热门的群直播,以及分享日程、任务、审批等等。
疫情期间,钉钉还借助云端技术更新了员工健康打卡、返程健康统计这类功能,帮助企业快速应对突发情况。
另外,如果你也使用过钉钉的话,那么一定会对它的“DING”一下记忆深刻。一般管理者会使用“DING”来向员工安排工作内容,员工也可以“DING”管理层,催办审批、流程等需要紧急处理的信息。
更高效的工作方式
笔者作为IT行业媒体人,日常工作中除了要对内沟通,对外也要与媒体同行、企业人士、公关人员接触,因此很难将生活和工作用微信、钉钉区隔开。所以在我看来,钉钉解决了很多在办公场景下,微信所不能及的痛点问题。
微信中,文件的最高保留期限只有7天,而钉钉则可以无期限保存,我不确定随着钉钉用户基数的扩大,是否会对服务器容量造成压力,缩短限期,但就目前来看它对办公体验的影响是巨大的。毕竟重新向他人索取文件,一来影响效率,二来也可能会为人际关系埋下隐患。
在最近的一次更新中,钉钉加入了文档空间功能,将文件存储、在线编辑、文件共享、多人在线协同进行了整合。应用到实际当中,HR在群里分享出《近期出入北京统计记录》表格,群里每人都可以在线打开表格,在各自的单元格中按照示例格式填入信息,填写完成后保存,App会自动将更新动态同步到群内,只要短短几分钟表格就能完成,这大大提升了跨部门间的信息统计效率。
另外,钉钉还将原本与沟通割裂的项目管理与群聊整合,形成项目群,相关项目的任务、待办事项、项目概况都在群中直接查看,同时还有播报机器人负责提醒项目进度。
可以看见,钉钉正在将单独的功能模块按照各自的应用场景深度整合,以群组为单位,更直观、简洁的展现给使用者,借此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不过换个角度来看,钉钉这种不断做加法的产品思维,也在无意中平添了更多学习成本。
钉钉的出圈
朋友圈是微信核心社交功能,它是人与人之间除了聊天之外,另一种相互联系的方式,每天刷一刷朋友圈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消遣方式。
朋友圈中的内容面向熟人,只有微信好友才能看到你发布的内容。另外,微信推出的公众号以及近期上线的视频号虽然是面向全网发布内容,但其传播方式仍主要依靠熟人转发。熟人之间的内容传播虽然传播广度受限,但更具精准性与私密性,而且影响力以及信任度也都更具优势。
钉钉最新推出的圈子功能显然也是在和微信的朋友圈形成差异化竞争。它分为内部圈和外部圈两种,内部圈将成为增强组织凝聚力、打造企业文化的载体,可将其看作企业内部的组织生活会。
外部圈又分为在线教学圈、商业交流圈、社群运营圈、英语教学圈四种模式,分别适用于在线教育、商业生态、社群运营和英语专项教育四种场景(后续可能会增加更多)。如果说微信群和朋友圈是平行的关系网络,那么钉钉圈子的最大特点就是和群的全面打通、融合,专注于社群运营。
由于公司内部还未开始使用内部圈,所以我先分享一下外部圈的使用感受。简单来说,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关注某些圈子,或是创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圈子,不过前提是你已经加入了一个企业或组织。这看上去像是企业自我营销的一种方式。你在任意圈子中发言,关注该圈子的用户都能刷到你所发布的内容,根据圈子的类型不同,提供了不同的发言分区,给人的感觉酷似豆瓣的兴趣小组。
钉钉圈子是否能取得成功还需市场的进一步检验,但可以预见的是,它为企业与企业,员工与员工、IP与粉丝间的交流架起了桥梁,也让运营者和行业专家看到了孵化私域流量的摇篮。对比微信朋友圈+公众号+视频号这一套稳健的组合拳,钉钉留下了一个不错的开端,但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总结
这次的疫情像是一面放大镜,钉钉团队面对突发状况的应对能力令人印象深刻,也从侧面将其主打的高效办公的理念演绎得淋漓尽致。作为一款面向2B领域的应用,钉钉已经拥有超过1000万家企业组织,超过2亿用户的庞大基数,成为国民级应用。面对在线教育、在线办公需求的集中涌现,我们看到钉钉正不断完善自身功能,优化用户体验,在扎根的企业级市场持续深耕。
在即时通讯领域,钉钉虽有崛起之势,但与微信之间其实更像是并行关系。两者有着各自的优势以及截然不同的发展目标,很难相互替代,更多的是补足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