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多年,手机换新周期18个月是业内共识。不过,有市场研究机构Strategy Analytics称,中国用户的平均换机周期为28个月。可见,消费者在换新手机这件事上,似乎不再如从前兴致高涨。消费环境、消费理念等不断给手机厂商带来新挑战,种种症结都在反推手机厂商重新审视发展策略,无论商家还是消费者,都已经疲于“性能战”“参数战”。
那么,手机行业到底该何去何从?
近日,京东手机「服务型消费供应链」战略升级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据了解,此次发布会以满足用户购机需求变化、提升用户极致购机体验为目的,重点围绕手机消费趋势、用户消费体验及品牌、全渠道的共创共建展开重要探讨,也为手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方向。在消费升级乃至分级时代,坚持手机消费的服务长期主义,将手机服务作为当下乃至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发展核心。
(京东手机「服务型消费供应链」战略升级)
一方面打造强需求的服务产品,京东通过与手机品牌厂商携手在新品上市期,持续孵化针对产品卖点以及消费者痛点的定制化服务产品,推出以旧换新、无限碎屏保、小时购、30天无忧试、180天只换不修、分期免息等覆盖售前、售中、售后的优质手机服务,并联合运营商伙伴,通过轻合约业务的购机补贴,减少消费者购机成本消耗。如此一来,不但为手机新品提供新的抓手,还为消费者购买新品过程中,带来更贴心的感受。另一方面是服务社会化,依托于京东全渠道的能力,让消费者在任何地方都能享受到京东手机带来的“同品同价同体验”的无差别的服务,从而真正享受到京东提供的,温暖又专业的,多端多场景一站式购机服务的极致体验。
简而言之,一是产品创新,二是服务体验!横向拉通手机及周边高频硬件产品、服务体验产品、运营商虚拟商品的品类能力;纵向深挖品牌专卖店、运营商营业厅、京东之家代表的流量店的渠道能力。
众所周知,手机行业已酣战近二十年,国内手机市场曾喜于“性能战”、“参数战”,但也忧于“性能战”“参数战”。在过去几年,头部品牌凭借行业优势拿走大量市场份额,华为高端机暂时领先,在手机价格、性能、设计方面极致地追求全方位的性价比,成为不少厂商的核心增长策略。
在此策略指导下,市场涌现大量新机,以更优惠的价格提供更高端的黑科技,注重产品颜值和外观质感,并在技术上不断满足消费者的拍照和视频需求。这让不少消费者以更优惠的价格获得了更丰富的购机选择,也在激励的竞争催化下收获更稳定的手机品质。
不过,晦涩尖端的性能和参数,从来不是消费者需求的终点,“高配低价”的尽头,是手机的性能与参数拼到瓶颈,亟需寻找新的突破口。因为,消费者不仅需要一台体面的手机,更希望它在细节上足够“聪明”和“贴心”。这期间部分手机品牌已经意识到这个新机遇,尝试将焦点从拼“谁的性能参数更强”到拼“谁更懂用户”,优化软硬件体验,探索构建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全新的服务业态。
当手机行业从“性能战”“参数战”逐渐转向“人性战”“细节战”,竞争更讲求基于对用户的理解,拼技术创新底蕴,拼供应链整合能力。以“人”为核心打磨产品方案,围绕“人”优化服务体验,才是手机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京东手机也将“解决用户痛点”作为一切出发点,通过“有责任的供应链”布局全渠道与创新优化服务体系,将更多新品牌、新产品、新品类带到广大用户面前;并始终以用户思维为指引,让消费者在购机决策过程中实现线上、线下自由切换,扩大消费体验边界,享受更有魅力、更具场景感、更多元以及更个性化的一站式手机消费体验;与此同时,也将不断为手机市场注入新的发展思路,带来增长,实现成长。
(BCI公司副总经理 孙琦)
BCI公司副总经理孙琦也表示:“2022年后期市场,手机行业需更加注重品牌和体验建设,高端手机的市场需求会显著,同时全方位的服务体验需求也会随之而来,要敢于创新、应时而为,最能打动消费者的产品才能脱颖而出。”
对更广大的消费者来说,更换新手机更重要的动力源于更换体验。这一转变将有力推动手机市场迎来“人性战”“细节战”。秉持独特的人文科技理念,才有机会给消费者带来富有想象力和颠覆性的产品和体验。
可以预见的是,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周期内,手机零售市场还将持续面临竞争,越是焦灼之时越需要反思人与科技的关系,从消费者核心需求出发,不断激发消费潜能,才能推动手机行业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