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频道

真我 × 理光 GR 影像群访:用 GR 街拍哲学,陪年轻人玩出有态度的个性影像

  10 月14日,真我举办 “四年磨一舰”真我 × 理光 GR 影像战略发布会,会后真我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徐起接受多家媒体群访,围绕 “为何选择理光 GR”“如何落地 GR 影像哲学”“真我 GT8 Pro 产品规划”“影像战略布局” 等核心议题展开回答。

选理光 GR不追热度:街拍赛道契合年轻用户真实需求

  面对 “为何选择联名相对小众的理光 GR” 的提问,徐起明确表示,真我选择合作品牌的核心标准是 “适配自身影像风格与用户需求,而非追逐行业热度”。他透露,合作初期真我便锁定两大方向:一是聚焦年轻人的日常表达场景,不走专业棚拍路线;二是延续四年前真我GT大师探索版的街拍体验,深耕这一快速增长的用户需求领域。        “理光 GR 在个性化、风格化赛道是天花板级别的存在。” 徐起强调,前期调研发现,理光 GR 的 “快拍哲学” 与真我对年轻用户的理解高度契合 —— 如今在小红书等平台,“街拍” 词条热度已超过 “旅拍”,成为大众级需求。更关键的是,双方早期沟通中,理光 GR 在算法研发支持、合作模式上展现出充分诚意,“这种实打实的深度合作,能给用户带来比单纯联名更足的惊喜”。

落地 “理光GR 味儿”:快拍优先,不回避 “光学瑕疵”

  针对理光 GR 标志性的 “快拍哲学” 与 “非完美摄影”,徐起详细解读了真我如何将这一理念转化为手机实际体验。他表示,双方合作的首要前提是 “对街拍文化的强烈共识”—— 理光 GR 多年坚持的小型化、定焦镜头、快拍逻辑,正是真我想传递给年轻用户的核心价值。      “我们重点做了两件事,让‘理光GR 味儿’真正落地。” 徐起介绍,一是优化快拍体验,包括实现相机快速启动、简化复杂操作流程,还加入 2.5 米 和 3 米预设对焦功能,让用户能瞬间捕捉街头转瞬即逝的瞬间;二是打磨风格化直出,此次推出的五大影调,就是为了让用户 “无需后期,一拍就能得到带有情绪和氛围的照片”。      而对于理光 GR 保留的轻微畸变、暗角甚至动态模糊,徐起直言 “不会刻意修正”。“街头摄影的乐趣就在于真实 —— 当一辆车飞驰而过时,照片就该是糊的,不然怎么体现速度感?” 他提到,理光 GR 的 Slogan “Get Real” 正是这种理念的体现:在 理光GR 模式下,真我会完整保留噪点、畸变等 “光学瑕疵”,满足街拍用户的审美需求;而普通模式则继续提供高画质、高解析力,平衡大众用户的基础影像需求。

GT8 Pro 镜头取舍:主摄诠释 “理光GR 之魂”,长焦满足 “日常所需”

  有媒体提问“为何真我 GT8 Pro 仅为主摄做理光 GR 防眩光定制,未覆盖长焦”,徐起从理光 GR 的影像哲学角度给出解释:“理光 GR 从诞生起就坚持定焦镜头,它的核心逻辑是‘让用户用双脚丈量视野’—— 街拍的乐趣不仅在最终的照片本身,更在‘走出去寻找拍摄场景’的动作里。”      他表示,真我选择在主摄上完整还原 理光GR 的定焦体验,正是为了让用户感受这种 “纯粹的街拍逻辑”。但同时,真我也充分考虑到手机用户的日常多元需求:“长焦是手机用户的必备功能,所以我们给 GT8 Pro 搭载了同价位段里最强的 2 亿像素潜望长焦。” 徐起强调,两者分工明确 ——理光GR 主摄负责传递街拍氛围,2 亿长焦满足日常远景拍摄需求,“既不背离与理光 GR 的合作初心,也不牺牲用户的日常使用体验”。

影像成 T1 级战略:加大投入破局中高端,拒绝 “性能裸奔机”

  当被问及 “与理光 GR 的合作是否意味着真我将加码影像投入”,徐起给出肯定答案:“影像已成为真我的全球 T1 级战略重点。” 他解释,这一决策基于两大关键判断:一是年轻用户对影像的关注度正呈几何级提升,“纯粹的‘性能裸奔机’未来不会成为主流”;二是影像能力是中高端手机的 “核心门槛”,没有强大的影像表现,就无法在中高端市场站稳脚跟。       “后续投入会全面覆盖研发、算法优化、元器件升级,以及与理光 GR 的长期合作。” 徐起表示,影像投入不仅能帮助真我突破中高端市场,更能为用户创造额外的核心价值,“这是用户、品牌、企业三方共赢的事,大家可以期待,真我的每一代产品在影像上都能带来明显的惊喜和亮点”。

小屏机规划:不 “为小而小”,一年内或有新动作

  针对 “当前小屏旗舰百花齐放,理光 GR 也以小巧机型著称,真我是否会推出类似产品” 的提问,徐起透露,真我已注意到中国市场小屏手机的增长趋势,且目前正在研究相关产品,“不排除未来一年内推出小屏机型”。     但他同时强调,真我的小屏机不会 “为了小而小”:“我们必须先想清楚三个核心问题 —— 这款小屏机的目标人群是谁?它的差异化优势是什么?能给用户带来哪些独特的惊喜感?” 徐起表示,只有确保小屏机具备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能满足特定用户的真实需求,才会推向市场,“不会跟风做一款‘只有尺寸小,无其他亮点’的产品”。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