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频道

荣耀技术沟通会群访:AI 自进化赋能衣食住行, 用听劝态度打造用户共创生态

  10 月 23 日,荣耀举办技术沟通会,围绕端侧 AI 安全、MagicOS 智能化升级、YOYO AI 伙伴能力、系统流畅与设计创新、跨品牌互联及用户共创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交流。会后荣耀 MagicOS 副总裁卢海生、荣耀 MagicOS AI 产品部总经理张冲、荣耀 MagicOS 设计总监王倩接受媒体群访,针对 “AI 换脸检测技术突破”“智能操作系统竞争核心”“YOYO 的实用价值与技术支撑”“跨品牌互联痛点解决” 等新应用新技术来进行解读,并阐释荣耀在技术研发与用户体验上的战略思考。

荣耀MagicOS副总裁卢海生(中)、荣耀 MagicOS AI产品部总经理张冲(右)、荣耀MagicOS设计总监王倩(左)

  端侧 AI 安全双突破:从换脸检测到通话反诈,守护复杂 AI 时代

  面对 “荣耀端侧 AI 换脸检测技术获《时代周刊》‘最佳发明’,相比传统方案有哪些突破” 的提问,卢海生表示:“AI 换脸检测领域,荣耀始终保持行业引领。”

  他进一步解释,去年荣耀发布的环境检测能力,已率先解决 “攻防不对称” 这一核心痛点 —— 当前公共领域存在大量围绕 “幻影” 的算法工具,荣耀通过单一模型覆盖全球主流关联算法,打破 “攻击手段多样、防御方案零散” 的困境。而今年,荣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升级,推出通话反诈能力,聚焦用户财产安全形成两大核心支撑:一方面,针对机票改签、赠送礼品诱导登录等常见诈骗手段,荣耀通过大模型 AI 持续学习诈骗套路,实现对新型诈骗模式的动态识别;另一方面,依托端侧技术可实时检测通话是否存在 AI 合成、变声或隐身情况,无论用户使用系统通话应用还是第三方 APP,均能默认开启检测,从源头阻断诈骗风险。

  “自 2022 年起,荣耀就持续跟进反诈防骚扰能力,” 卢海生强调,“我们始终坚持‘科技有道’,希望在 AI 技术日益复杂的当下,让用户能更有信心、更安全地生活。”

  MagicOS 竞争核心转向:从参数比拼到 “伙伴式” 智能,设备形态将迎新变

  当被问及 “未来智能操作系统竞争核心是否从性能转向系统智能化程度,荣耀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时,卢海生给出明确答案:“未来的竞争,早已不是参数的较量,而是功能体验的比拼。”

  他以 MagicOS 10 和荣耀 Magic8 系列为例,指出荣耀正推动设备从 “冰冷工具” 向 “主动伙伴” 转变:“升级后的系统能感知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的环境、内容和信息,比如主动适配用户使用场景,让交互更简单、更贴合人的直觉。”

  这一判断背后源于两大关键观察:从技术层面看,AI 技术正快速进化 —— 从去年的大语言模型到今年的多模态大模型,技术已具备 “理解物理世界、加速数实融合” 的能力,近期火爆的 AI 产品更印证了 “伙伴式交互” 的可行性;从产品形态看,荣耀上周已提出全新设备形态概念,明年或将推出升级后的手机形态,未来还将探索更多新形态设备 ——“机器人的交互逻辑与当前手机不同,它更需要‘伙伴式’的沟通,这也是手机形态演进的方向之一。”

  卢海生补充道,即便像 Magic8 系列的 2 亿夜神长焦这样的硬件优势,荣耀也会通过 AI 进一步放大体验价值:“硬件是基础,但最终要通过智能化让用户感知到‘好用’,而非单纯的参数数字。”

  YOYO:不止 “衣食住行搭子”,更是有记忆、能执行的 AI 伙伴

  针对 “YOYO 作为 AI 伙伴能解决哪些具体需求,其自进化能力背后有哪些关键技术” 的提问,张冲用 “衣食住行购,万事找 YOYO” 概括其核心价值,并结合真实场景展开:在生活场景中,YOYO 能 “看见” 并解决用户实际需求,比如帮用户挑选成熟的西瓜、分辨甜度高的苹果、判断榴莲成熟度,甚至在开盲盒时识别细节;在信息管理上,针对快节奏生活下 “信息难记” 的痛点,YOYO 不仅能主动记录用户的关键内容,还依托端侧技术保障数据隐私,避免信息泄露;在出行与社交场景中,YOYO 可协助收藏打卡点、规划路线,甚至联动生态伙伴提供服务 —— 比如用户购物时,它能查询优惠信息、对比价格,为消费决策提供参考。

  而支撑 YOYO “自进化” 的是三重关键技术:首先是底层模型支撑,荣耀投入视觉大模型、多模态大模型及 Agent 模型,形成 “反思 - 理解 - 规划 - 执行” 的完整逻辑闭环,让 YOYO 能自主思考任务;其次是个人感知融合,通过整合多感官数据,YOYO 能更精准地理解用户意图,实现 “自动执行 + 意图分发”,比如根据用户习惯调整交互方式;最后是生态服务闭环,荣耀与值得买、识货等伙伴合作,让 YOYO 不仅能 “给建议”,还能 “帮执行”—— 比如用户问 “某产品有没有优惠”,YOYO 可直接呈现低价信息或优惠券,甚至跳转购买页面,形成 “需求 - 解决 - 完成” 的完整链路。

  YOYO 记忆:跨时空多轮交互,让 “伙伴” 更懂你

  谈及 “YOYO 记忆如何在跨时间、跨任务中运用信息”,张冲表示,荣耀的核心思路是 “打造用户专属个人知识库”,而非泛化的记忆功能。具体来看,在记忆维度上,目前已实现长期记忆、短期记忆与瞬时记忆的协同,重点捕捉用户使用手机时 “值得记录的内容”,比如航班行程、家人生日、个人偏好设置;在记忆的实用转化上,基于记忆的个性化交互才是 “伙伴感” 的关键 —— 比如提到天气时,YOYO 会关联用户的航班信息,同步告知目的地天气;临近家人生日时,会主动提醒准备礼物,且会根据用户与家人的关系调整提醒语气;在记忆的训练与迭代上,张冲提到:“人与人的伙伴关系需要共同记忆,YOYO 也是如此。” 他透露,MagicOS 10 每月都会更新功能,年底还将推出更大惊喜,让 YOYO 的 “记忆” 更精准、“交互” 更自然。

  蜂鸟架构:三引擎重构系统流畅,让大众机型也能 “丝滑”

  针对 “蜂鸟架构如何提升流畅性” 的提问,卢海生表示,该架构是荣耀从 “系统级” 重构流畅体验的成果,核心通过三大引擎协同实现。首先是蜂鸟运动引擎,它采用行业首发的 AI 补轨迹实时计算技术 —— 不同于 “无论用户怎么操作,都反馈同一动效” 的传统方案,该引擎会根据用户滑动的力度、方向,实时生成专属运动轨迹,比如轻滑时平缓、重滑时快速,更符合直觉;其次是蜂鸟超感知调度引擎,它将调度能力从 “应用级” 升级到 “页面级”—— 当系统感知到某一页面需要更高性能(比如游戏加载页、视频播放页),会优先分配资源,调度速度比友商快一倍;最后是蜂鸟内核轻量化引擎,针对大众机型 “硬件规格有限” 的痛点,从内存、存储、系统负载三方面 “减负”,比如清理无效负载、优化内核资源管控,让系统响应更快、占用空间更少,即便千元机也能享受到旗舰级的流畅。

  “蜂鸟架构不是单点技术突破,而是‘动效 - 调度 - 内核’的协同,” 卢海生强调,“我们要的不是‘某一个功能流畅’,而是全场景、全机型的一致流畅体验。”

  跨品牌互联破痛点:“万物皆可碰”,唯一支持全品牌互传

  针对 “用户跨品牌互联的核心痛点是什么,荣耀如何解决” 的提问,张冲指出,最大痛点在于 “用户身边设备品牌混杂,却难以互联互通”:“过去荣耀的信任环技术很强,但我们发现用户不仅有荣耀设备,还有苹果、华为等其他品牌产品,所以一年前决定‘开放信任环能力’,覆盖全品牌设备。”

  目前荣耀已实现两大突破:一是全品牌互传,荣耀是行业唯一支持全品牌文件互传的厂商,这得益于信任环技术的多年积累;二是解决双持用户难题,针对 “苹果手机 + 荣耀设备”“苹果 Mac + 荣耀手机” 等双持场景,荣耀优化了消息流转(比如手机放桌上,沙发上的用户能通过其他设备接收消息提醒)、门禁同步(荣耀手机的门禁信息可快速同步到 Mac)等高频需求。

  而实现 “万物皆可碰” 的关键在于荣耀的协议设计:若对方设备已安装荣耀互联,“碰一碰” 即可唤醒联动,体验如同荣耀设备间的交互;若未安装,通过 “碰一碰” 可直接传输轻量化的荣耀互联 APP,安装后无论什么品牌的手机,都能与荣耀设备互通。

  “我们的理念是‘万物皆可碰,碰碰有惊喜’,” 张冲举例,未来还将拓展更多场景:碰一碰分享文件、碰一碰组队玩游戏、碰一碰同步百度地图组队行程……“最终目标是让所有品牌设备都能‘一碰即成’,解决人与人、设备与设备之间的互动障碍。”

  用户共创与品牌焕新:从 “听劝” 到 “实现”,摆脱 “商务平替” 标签

  在 “用户反馈如何重塑系统体验” 及 “荣耀为何转向年轻化” 的问题上,王倩分享了荣耀的 “用户共创逻辑” 与 “心智转变历程”。

  从 “许愿” 到 “落地”,用户直接参与迭代

  荣耀搭建了多维度用户互动渠道:论坛上产品经理与用户实时沟通,每周邀请核心用户参与体验、反馈和评价,还推出 YOYO 许愿池 —— 即使用户不了解荣耀论坛、未到线下门店,也能通过 YOYO 许愿池将想法和诉求反馈给荣耀。“我们希望 YOYO 许愿池将 AI 融入用户生活,让用户共同参与产品进化,” 王倩表示,过去荣耀提出 “用户许愿,荣耀听劝”,如今已实现 “用户许愿,荣耀实现”,认真听取用户声音,完成从需求收集、分析到功能交付的闭环。她提到,“月月新计划” 推进数月来,大量用户提出的优质需求已快速纳入版本迭代,直接提供给用户,“我们一直强化用户参与感,塑造‘手机与用户共同成长’的体验,凝聚用户情感。”

  从 “商务平替” 到 “年轻化”,针对性解决 “老气” 痛点

  谈及品牌转型,王倩坦言,过去荣耀用户以男性为主,但通过用户洞察发现,“年轻女性、苹果流失用户是高频换机群体”,王倩表示,荣耀基于用户反馈逐一改进。每周都会调研用户、邀请外部专业设计老师指导,确保方向准确;每月还会通过专业方式跟踪用户心智变化,将“老气” 印象转为“年轻”。

  “现在能看到大家认可我们的改变,我们也感到非常开心,” 王倩强调,未来会继续深化年轻化方向,建立荣耀独有的用户心智,“这是我们目前在逐步推进的核心工作。”

  总结:以用户需求为核心,技术与品牌双向进化

  此次技术沟通会,荣耀清晰传递出其战略方向:技术研发不再局限于 “参数突破”,而是聚焦 “用户可感知的价值”—— 从端侧 AI 守护安全,到 MagicOS 的 “伙伴式” 智能,再到跨品牌互联的 “无界体验”;品牌则从 “商务向” 转向 “年轻化”,通过用户共创让产品更贴合大众需求。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