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测试:国产首发骁龙845,性能无需置疑
强悍的硬件配置可以说已经成为小米手机的基因,尤其对于旗舰机。此次,小米MIX 2S作为骁龙845国产手机的首发之作,工程难度上也绝非买个芯片焊在PCB上那么简单。甚至雷军都在微博科普:在手机研发时,高通芯片的研发完成度也比较低,因此需要终端厂商共同参与测试并协助修复各种BUG,小米甚至在高通总部圣地亚哥设立了研发部门,以保证骁龙845的顺利首发。文章的这一部分,我们就看看大费周章的首发骁龙845,性能究竟如何。
骁龙835采用第二代三星10nm LPP FINFET工艺,4个性能核心+四个能效核心,大核主频为恐怖的2.8GHz,而小核主频则为1.8GHz。八核心均为KRYO 385架构,并且大核支持三发射,因此很可能是基于ARM A75的定制的架构,不过大家也不必纠结所谓的“魔改”,毕竟一脉相承,也就是ARM亲儿子和干儿子的区别。
GPU方面,骁龙845搭载Adreno 630,主频与骁龙835一致,为710MHz,根据官方数据,Adreno 630相比540在性能上提升30%(比540对比530的提升还要高一点),功耗降低了30%,显示接口数据吞吐量提升2.5倍,Adreno同样支持OpenGL ES 3.2、OpenCL 2.0、Vulkan2、DxNext各种标准。应对平时各种手游开发的引擎,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当然,对于时下大热的AI,骁龙845也并未缺席。而与麒麟970采用独立NPU的方式不同,骁龙845则是SoC中的Hexagon 685 DSP、CPU和GPU来完成AI在硬件方面的计算。具体来说,Hexagon 685 DSP支持8位定点运算,负责处理涉及向量数学的应用工作负载;而对于对浮点精度有要求的负载,高通则放在性能强悍的Adreno 630上做16位浮点精度运算;CPU则优化了8位定点精度的支持。这三个不同的单元通过多核异构计算的方式,使得擅长处理不同数据的各部分都能专人专事的发挥最大潜能。
客观跑分测试:
由于小米MIX 2S在工程版无法运行GeekBench,所以我们只能暂时用安兔兔来“娱乐”一下。其实也可以看到,27万的跑分,目前安卓手机中的优异水准。而其实骁龙845无论是得益于DyanmIQ的微架构核心调用,还是LPP的应用,使得骁龙845的大核达到了恐怖的2.8GHz(基本到了一个极限状态),高通在这一代CPU上,性能的提升还是显而易见的。
3DMark:Sling Shot Extreme OpenGL 3.1 ES,骁龙835成绩:测试1为26Fps、测试2为13.4Fps;骁龙845成绩:测试1为31.2、测试2为14.9;
Sling shot Extreme Vulkan,骁龙835成绩:测试1为15.4Fps、测试2为6.8Fps;骁龙845成绩:测试1为20Fps、测试2为9.9Fps;
在GPU方面,Adreno系列在移动SoC中的性能毋庸置疑,尤其是在核心的执行效率方面,安卓领域基本没有对手。而由于3DMark在测试时,iPhone与安卓所采用的API不同,因此iPhone在3DMark的表现一向不咋地(当然忽略在同等帧数下调用图形数量Metal可以吊打OpenGL,因此大家不必纠结iPhone的跑分成绩)。而只看安卓手机,骁龙845相比于骁龙835,在OpenGL ES这样比较老的平台上,依然还有进步。而在Vulakn下,数据则有比较明显的提升,综合提升30%左右,与官方宣称的数据基本一致。
综合来看,骁龙845的理论性能相比于骁龙835在CPU方面大致提升了25%,而GPU则提升了30%,并且加入了AI套件,通过DSP、CPU与GPU的合作来实现AI性能三倍与骁龙835的成绩。考虑到骁龙835在去年一整年留给我们非常不错的使用体验,